李克强之问:“胡焕庸”线怎么破---苏商走向西部的理由

李克强之问:“胡焕庸”线怎么破---苏商走向西部的理由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8-07-24 * 浏览 : 848
    胡焕庸,(1901-1998),字肖堂,江苏宜兴人,著名地理人口学家,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奠基人。
    1935年,时任民国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在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中提出了一个现象,即从我国黑龙江省的“瑷珲(今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划一直线,把中国分为东西两部分”,发现此线以西的土地面积为全国的57%,而人口约为中国总人口的6%,此线以东的国土面积约占43%,而人口约为中国总人口的94%。这条线后来被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中国地理学会于2009年地理学界评选出的“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中,胡焕庸线仅次于“珠峰测量”。
   “胡焕庸线”提出至今已经80多年,不管社会如何变化、经济如何发展,这条线仍然稳定未破。据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发展动态》资料显示,历次的人口普查数据均显示自1935年以来,中国人口分布格局基本不变。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利用ARCGIS的精确计算显示,胡焕庸线的东部占国土面积43.8%,人口为全国总人口的94.1% ,经历了80年时间,中国西北部人口比重虽有小幅增加,但人口比例整体变化不大。通过提取历年的人口密度分界线,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总人口的增长,人口密度分界线呈现由东南向西北平移的趋势,其中1935-1964年的5人/平方公里线、1953年后的50人/平方公里线和1990年后的100人/平方公里线与胡焕庸线的走势基本重合。
 
                      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的形成及其稳定性,绝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的,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胡焕庸的弟子丁金宏认为,“食物”和“就业”两个基本逻辑可以为“胡焕庸线”的稳定性提供一种解释,食物是人口分布的面状逻辑。食物主要源于耕地,大规模、长距离的运输是不经济的,所以食物的生产能力对人口宏观分布有最强的解释力。
    近年来国内对胡焕庸线的研究由冷转热,直接原因是李克强总理的一问——“胡焕庸线能不能破?”
    2014年底,李克强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着中国地图上的“胡焕庸线”说,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但中西部如东部一样也需要城镇化。我们是多民族、广疆域的国家,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定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
    有学者认为,李克强总理的之所以提出“胡焕庸线”之问,目的在于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解决东西部发展中差距过大的问题。实际上,除了自然地理环境、食物等因素外,国内区域经济差异、投资效率等因素,也支持“胡焕庸线”的存在。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改革开放,以及中国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实践都显示,“胡焕庸线”有一定的稳定性。说明其中肯定有他的规律性。
    但是,随着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和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土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必然会增强。党的十九大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确定为当前和今后的主要矛盾,也必然要求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从而加大其对人才、人口的需求。同时,发展美丽中国,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也一定会使西部地区变得更加宜居,从而增强其对人口的吸引力,所有这些都会促进西部地区人口密度的逐步增加,总之,随着不平衡矛盾的逐步解决,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必然会逐步缩小,胡焕庸线也一定会逐步被打破。而我们每一位走向中西部创业、发展的江苏籍企业家,正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为打破胡焕庸线做贡献。当然这种打破不应该是无视客观规律,人为地在短时间内去强行实现,而应该是一个随着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西部发展越来越趋于平衡的渐进过程。
内蒙古江苏商会秘书处整理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