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应慎言“新周期”

中国经济应慎言“新周期”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8-07-18 * 浏览 : 561
   “新周期”是一个新造词,引发了争议。主流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在是否“新”,而不在“周期上”。
    界定中国经济周期转换的指标,还得回到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上,主要看有没有新动力释放出新动能。
    从投资来看,当前的投资还是以政府投资为主,民间资本投资乏力。判断经济数据改善是否源自结构性改善,最重要的指标在于看民间投资是否形成了正常的、由投资回报率来驱动的投资繁荣。只要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在全社会投资中占比仍然显著超过20%(目前是40%),则经济低效是必然的,中国未来的经济改革,必须做到投资主题的切换。
    从消费来看,也并不乐观。从2011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呈现出平稳下降的趋势。2016年,受到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影响,汽车销售同比增速高达15.9%,拉动了当年的消费增长,但优惠政策透支了未来几年的汽车消费,2017年前四个月汽车累计销售同比增速已经降为-1.4%,在居民年收入没有明显改善、没有出现新的消费热点之前,预计消费只会保持增速平稳下滑的趋势。
    从外需来看,外部需求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定,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效应不大。而美国、 欧洲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外部需求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
    显然,支撑‘新周期’的动力并没有出现。我认为,作出中国经济从‘新常态’转入了‘新周期’,可能会进入一轮较为强劲的经济复苏的判断,为时尚早。
    应该说,对于经济走势,有人乐观,有人悲观,实属正常,我们也深盼中国经济能早日步入以效率提高为标志的新周期。但是,如果盲目认定、过早宣扬“新周期”已经确立,危害则是显而易见的:它容易使人们对供给侧改革的既有成果估计过高,轻视当前面临的金融和债务风险,误以为现在对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已经足够,进而贻误改革时机、转型窗口期,决策层不可不察。
    从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等重要场合传出的信息来看,决策层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认识尚属冷静,措辞多强调既有状态的深化、改进而非转折,可见所谓“新周期”的提法亦与官方立场相悖,研究界更是商榷不断。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尤其是涉及周期拐点的判断,不应基于一时一域而又数量有限的数据波动,而更应关注其背后的增长逻辑是否发生了变化,持论须严谨慎重。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的稳定期,理论界与研究机构还是要慎言“新周期”,不妨再多观察观察。
(小编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等资料剪辑整理)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