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向世界级城市群冲刺
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三角地区正全力向全球重要产业基地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冲刺。一个由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的区域合作机制已经成型,交通、能源、环保、信用、社保等重点合作方向已经明确,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
据分析,去年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在应对经济寒流的背景下,经济依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9万亿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增幅多年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比重继续提高;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继续提高,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6万元,继续保持长三角地区最高水平;浙江7个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2万元。
国家对长三角的战略定位是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专家表示,长三角将打造服务亚太及至全球的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国际物流网络体系;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通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升级,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国际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形成以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为主体、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
目前,长三角两省一市确立了长三角政府层面的区域合作新机制,由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三层运作”。与此同时,长三角在交通、能源、环保、信用、社保等十大平台上全力推进区域一体化。据悉,长三角已系统开展了区域专项交通规划的编制,加快区域高等级航道的改造,扩大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和不停车收费系统的服务范围;协同保障区域能源供给,规划发展新能源;深化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启动研究推进长三角地区建设国家级自主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方案。
此外,在环保合作上,已确定了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区域大气污染控制、企业环境行为信息评价、危险废物环境监管等重点领域。在引人注目的区域社保合作中,长三角已确定了多个方面的合作意向,其中包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及跨省居住退休人员资格协助论证合作、长三角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关系异地转移、长三角异地就医管理服务协作等。
到2012年,这个区域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至2020年,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在重要领域科技创新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摘自《江苏经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