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概况
商会领导
商会简介
商会章程
文献资料
规章制度
商会动态
商会要闻
商会活动
各地商会聚焦
会员单位
会长单位
常务副会长单位
副会长单位
常务理事单位
理事单位
会员单位
经济资讯
商机介绍
经济信息
招商引资
苏蒙直通车
人员互访
经济合作
今日江苏
今日内蒙古
内蒙古风情
旅游观光
法律法规
法律顾问
法律法规
案例分析
公益慈善
支部生活
商会会刊
第二十期
第十八期
第十二期
第十一期
十七期
第八期
第七期
第六期
第五期
第十四期
第十三期
第十期
第九期
第四期
第三期
第二期
第一期
学习园地
公告通知
曹德旺谈疫情冲击:企业家首先要自己想办法救自己
第二十期
|— 卷首语
|— 致读者
|— 建党百年
|— 图表解读
|— 重要会议
|— 重要活动
|— 支部活动
|— 企业风貌
|— 江苏史话
|— 工作研究
|— 会员风采
|— 话说内蒙古
|— 交流互鉴
|— 苏乡风情
|— 八面来风
|— 科学普及
|— 大事记
第十八期
|— 卷首语
|— 大会专辑
|— 商会动态
|— 党支部活动
|— 封面人物
第十二期
|— 商会活动
|— 企业论坛
|— 经济视野
|— 时政观察
|— 新知园地
|— 江苏揽胜
|— 他山之石
|— 苏商艺苑
第十一期
|— 热烈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
|— 江苏发展大会
|— 诗意江苏
|— 商会活动
|— 商会工作论坛
|— 经济参考
十七期
|— 商会活动
|— 党支部生活
|— 经济学家论坛
|— 企业家论坛
|— 新知园地
|— 报刊文摘
|— 封面人物
第八期
|— 商会活动
|— 会议专辑
|— 经济视野
|— 水乡江苏游
|— 新知园地
第七期
|— 经济参考
|— 商会活动
|— 商会论坛
|— 民企天地
|— 新知园地
|— 苏商钩沉
|— 经济信息
|— 江苏名镇
|— 他山之石
|— 魅力江苏
第六期
|— 经济要闻
|— 商会活动
|— 江苏经济信息
|— 经济参考
|— 商会论坛
|— 会员采风
|— 苏商论坛
|— 他山之石
|— 江苏名镇
|— 苏商精英
|— 苏商企业
第五期
|— 江苏经济信息
|— 商会活动
|— 经济要闻
|— 江苏经济信息
|— 经济参考
|— 商会论坛
|— 历史掌故
|— 苏商精英
第十四期
|— 商会活动
|— 经济学家论坛
|— 民营经济论坛
|— 经济参考
|— 职场生态
|— 环球视窗
|— 内蒙古风韵
|— 知识园地
|— 封面人物
第十三期
|— 商会活动
|—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 经济参考
|— 企业沙龙
|— 江苏人文
|— 名门轶事
|— 他山之石
第十期
|— 商会活动
|— 经济学家论坛
|— 经济参考
|— 江苏人文
|— 企业家论坛
|— 苏商风采
|— 新知园地
|— 走进内蒙古
|— 社会视野
|— 他山之石
第九期
|— 经济学家论坛
|— 商会活动
|— 经济参考
|— 经济视野
|— 企业家论坛
|— 商会论坛
|— 舌尖上的江苏
|— 新知园地
|— 他山之石
第四期
|— 商会活动
|— 非公经济理想信念活动
|— 经济要闻
|— 民企天地
|— 经济参考
|— 江苏经济信息
|— 商会论坛
|— 名人轶事
|— 他山之石
第三期
|— 商会活动
|— 商会二届会员大会专辑
第二期
|— 经济要闻
|— 商会活动
|— 苏商言论
|— 苏商精神论坛
|— 江苏经济信息
|— 经济动态
|— 经济参考
|— 他山之石
第一期
|— 江苏经济信息
|— 商会活动
当前位置 :
首页
>
曹德旺谈疫情冲击:企业家首先要自己想办法救自己
曹德旺谈疫情冲击:企业家首先要自己想办法救自己
曹德旺谈疫情冲击:企业家首先要自己想办法救自己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0-08-07 * 浏览 : 12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的经济效应逐渐显现,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引发人们越来越大的关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朱武祥甚至通过调查得出结论:85%的中小企业撑不过3个月。与此同时,北京、上海、苏州等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对企业的纾困政策。
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受疫情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近日接受了新京报的专访,就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纾困之策和民营企业的自救应对之策等一系列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提出了他的一系列见解和建议,小编将其摘要刊发于此
,以飨读者。
大中型服务业、房地产业企业受疫情影响严重
新京报:如何看待此次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
曹德旺: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界定清楚:什么是小微企业、什么是中型企业、什么叫大型企业?在我看来,人员在
5
人以上、
50
人以下的企业是小微企业,员工超过
50
人的企业是中型企业。
小微企业以个体户为主,工作场地、吃住都在家里,成本和利润都不高。相对于大中型的服务业企业,总体看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不严重(不是说小微企业不受影响),服务业中的大型酒楼、连锁酒店、旅游地产等大中型企业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此外,房地产行业也受疫情影响更大。因为第一个季度本来是房地产销售的旺季,现在没人买房了,与此同时房企资金流问题一直突出,房企在没有收入的同时还要还银行的贷款,相信会有不少房地产企业会倒下。
企业也必须真实反映情况,我们要警惕有些企业不怀好意,借助灾情标新立异、趁火打劫,吓唬政府。
新京报:制造业企业受疫情影响大吗?
曹德旺:制造业本来就产能过剩,不用太担心疫情的影响。从汽车行业看,2019年汽车销量和产量都在下降,无论经销商、制造商都有大量的库存。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生产线停个二十天一个月,不会大乱。中国最赚钱的企业是银行、房地产企业,制造业每天都在微利或者亏损经营,制造业企业平时受害大不大?
新京报:福耀集团受疫情影响大吗
?
曹德旺:福耀受影响很大。福耀集团每个月全球有几十亿的营业额,现在福耀一半的工厂还不能开工,跟很多国际知名品牌汽车厂订单都不能做了。以前每个月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赚4个亿利润,现在不到2亿5000万元,我一句都没有吭声,还在给国家捐钱,帮国家买口罩。因为我知道当务之急是要集中精力先把疫情消灭,而不是把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排在第一位。
即使没有疫情早应该给小微企业免税
新京报:很多人在讨论如何救助中小微企业。在你看来,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不大,不需要救助了?
曹德旺:我不是不支持帮助小微企业,我曾经对民营企业做过系统的调查,小微企业一共面临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融资难问题。为什么银行不愿意给小微企业贷款?银行和企业一样,都是以营利为目的。银行给企业贷款,需要做尽调、风控等成本,但给小微企业贷款的利润并不能覆盖贷款成本,无钱可赚,银行自然不愿意给小微企业贷款了。小微企业融资难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国外同样如此——无论是投行还是商业银行,都不会给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第二个问题是小微企业经常被歧视。第三个是税收问题。
比起解决融资的问题,帮助小微企业减税免税更重要。即使没有这次疫情,也早应该给小微企业免税,小微企业没有什么税可交。在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小微企业不用交增值税。小微企业是否还需要交企业所得税?一般的小微企业去掉房租、工资、借贷的高利息等成本,已经所剩并不多了。
在我看来,不仅仅应该给小微企业免税,甚至应该取消小微企业的交税资格。放水养鱼,这个办法才是真正帮助小微企业。
企业要想办法自救
新京报:疫情冲击之下,企业流动性等问题引发关注,你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曹德旺:企业出现问题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并不一定是这次疫情带来的。确实有一些中型企业受疫情影响严重,流动性会出现问题。但我不建议强制银行给企业增加贷款,因为银行也是企业,必须按照商业原则做业务。
对于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国家能做什么呢?考虑到疫情会影响经济活动一两个季度,建议国家免除灾情期间企业至少半年的五险一金费用——因为在疫情期间,企业员工虽然不上班,但企业仍要支付一定的工资。而工资中五险一金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如果能够将这部分费用免除掉,可以极大减轻企业的压力,缓解受疫情冲击的程度。同时,还建议免除企业两三个月的税收帮企业减负。此外,还建议国家可以规定企业今年一年在计算成本时不将折旧费纳入其中。
但救助也要分清主要和次要。我认为现在肺炎疫情当头,不是中小微企业出问题的当头。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集中全力想办法尽快消灭疫情,先把生病的人救过来、减少感染人数,不要让其他的事情分散解决主要问题的精力。我坚决反对这个时候给国家提要求、施加压力,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有国家的概念,不要老想着自己的事情,都应该仗义承担疫情带来的影响,互相团结起来克服困难。等疫情结束了,我们再讨论如何恢复生产过日子,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也建议企业家自己想一想:在这次疫情中,大中小企业、工人、农民,谁不受影响,谁不困难?在中国14亿人中,有几千万或者一亿的精英当上了企业老板,而在这一亿精英身后,还有农民、工人、贫困人口、打工的人——这部分人占据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现在的企业不要遇到一点问题就只想着依赖国家救助,更多财富、能力不如企业老板的人谁来救?真真正正的救助是自救,首先要想办法自己救自己。建议大家现在冷静一下,自立一点,想想企业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做最大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渡过难关。
疫情不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太大影响
新京报:在你看来,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多大?
曹德旺:我不想讨论这个问题。现在疫情本身很严重了,这一个月经济活动停了,经济损失多大,还用讨论吗?但疫情只是影响了一些经济活动,
GDP
增速会后退一点,但疫情并没有完全影响中国经济,不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太大影响,我们切忌过度紧张。
紧张也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增加恐惧感。要重视疫情,但不要自己吓唬自己。我们必须冷静面对疫情已经发生的现实,中国人团结起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京报:但疫情冲击会进一步加大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
曹德旺:中国经济、民企的很多问题并不是这次疫情造成的,很多问题一直存在,只是这次疫情让有些问题更突出。
我们要弄清楚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经济持续下行的部分是因为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转型期,还有历史的原因——很多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越累积越严重。
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这四个字。各界都支持开放,打开国门引进外资、技术、管理,同时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但改革的推进却很艰难,因为改革是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其中,国有经济体制的改革一直没有太大进展,国企改革应该怎么改?此外,我们也没有投资经验,只会拼命盖房子、修高速公路铁路。当然有的基建投资有必要,有的确实没有必要,我们公共工程动用的成本太大了,社会负债急剧上升。现在刹车还来得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全球经济形势都不好,中国经济很多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我做好了和这个国家一起过苦日子的准备。
担心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历史问题继续累积
新京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上疫情冲击,很多人主张应该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你怎么看?
曹德旺:政策可以宽松,但你要考虑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在推出政策前,要认真评估政策推出后的利弊。同时也要考虑到,一种政策、技术都有时限的限制。宽松的货币政策用了这么多年了,还有效果吗,难道还要用吗?货币政策已经宽松过头了,宽松货币政策不一定能解决一些企业、尤其大中型民营企业的真正问题。
民企这几年碰到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在资金宽裕的时候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从2008年至今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充裕,这就导致银行向市场提供贷款的欲望很强,很多不该贷款的民营企业都拿到了大量的贷款。一些大中型企业拿着银行贷款去投资,但投资什么呢?房地产!大家都认为房地产可以保值增值。如果拿自己的钱去投资房地产当然没有问题,问题是很多炒房企业的钱都是银行贷款。现在很多企业负债率在70%左右,已经碰到了银行融资的高压线了,根本没有资本再进行融资了。银行当然也不敢贷款给企业,否则形成了坏账怎么办?
现在房地产企业最缺钱,也有房子可以当做抵押物,货币宽松或许可以帮助房地产企业渡过难关。或者这些钱拿去做基建投资,修机场、修高速公路,但我们需要这么多的高速公路吗?我担心现货币宽松政策会使得很多本该解决的历史问题继续累积。
建议现在的民企要自救,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企业总要面临这一关。
(摘自《新京报》)
上一条:
一抔稀土塑江山
下一条:
从过去70年到未来30年:中国经济的逻辑与挑战
友情链接
更多
内蒙古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
吉林省江苏商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苏商会
上海市江苏商会
北京江苏企业联合会
天津市江苏商会
重庆市江苏商会
广东省江苏商会
江西省江苏商会
辽宁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河南省江苏商会
湖北省江苏商会
陕西省江苏商会
山西省江苏商会
贵州省江苏商会
福建省江苏商会
云南省江苏商会
宁夏江苏商会
新疆江苏商会
关闭返回